第1533章 放弃上市公司
“戴总,你的底线,比一般的商人高太多了。”
宋思铭不禁为戴羡成竖起大拇指。
“这也算不上底线,顶多算我个人的执拗。”
戴羡成连连摆手道。
“有时候,执拗一点也挺好的。”
宋思铭评价道。
这个话题翻过去之后,戴羡成向宋思铭介绍戴园。
戴园做的是正宗的江北菜,厨师也都是从江台那边的店里调过来的。
原本,戴羡成没有到青山开店的打算,但架不住老同学程奎一次又一次的邀请。
没错,戴羡成和程奎是同学,初中三年又高中三年,总共六年的同班同学。
一年半前,在省政府召开的那场招商会,戴羡成之所以会被临时推到台上讲话,也是程奎一手安排。
那时候,程奎是省商务厅的副厅长,而招商会就是商务厅组织的。
程奎的想法很简单,让戴羡成多露脸多宣传,先把江北宴的牌子打出来,然后,大规模放加盟,不用五年,三两年就能搞到三百家店。
国内很多的连锁餐厅,都是这么搞,靠着搞加盟,迅速扩张,而后上市。
助力金融市场,带动大量就业。
政府有政绩,个人有利益。
这也是江北宴的终极目标。
奈何戴羡成没按照程奎规划的方向走,对于品质要求过于严苛,加盟店刚刚开始就结束了。
不过,程奎并没有就此放弃这位老同学。
加盟模式不行,就搞高端自营模式。
调任青山之后,分管招商引资的程奎,一次次给戴羡成打电话,让戴羡成来青山开一家品质为先的江北菜饭店。
这才有了戴园。
“我觉得程市长的思路很好。”
“既然戴总想维持品质,那就得走高端自营路线,而且,青山也确实缺一家高端的江北菜。”
等戴羡成讲完戴园的由来,宋思铭对戴羡成说道。
当然,还有一点,宋思铭没说。
那就是有程奎的关系,戴园就算整得再高端,也不会曲高和寡。
在青山,有一个现象,那就是追寻领导的足迹,领导喜欢去的地方,也会得到普通大众的追捧。
就比如青山的老城区,有一家牛杂店,叫罗记牛杂,长久以来,一直默默无闻,直到有一天,市委书记去那吃了一顿牛杂,罗记牛杂直接就成了青山的名小吃。
哪怕那位市委书记早就调走了,哪怕牛杂已经涨到了五十块钱一碗,每天仍旧人满为患,
所以,不出意外